2025年8月15日至17日,首届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已在北京国家(冰丝带)速滑馆圆满举办,本次运动会共设置竞技赛、表演赛、场景赛、外围赛四大类26个赛项,全面检验机器人运动控制、环境感知、智能决策等核心技术,吸引全球16个国家、280支队伍参赛,产生26枚金牌。
本次比赛的各类项目冠军基本出炉,机器人大讲堂整理了部分赛项的获奖情况和技术内核。

▍竞技赛看点与冠军实力解析
跑步竞技赛无疑是本次运动会的热门看点,而宇树和具身天工Ultra赛队,几乎包揽了该类赛项的前三。
(1)跑步竞技赛:宇树实力全面领先,具身天工Ultra全自主成亮点
宇树科技在多个项目中表现亮眼,成为本届运动会最大赢家。其夺得1500米、400米、100米障碍赛、4×100米冠军,比赛中取得的最好速度成绩4.78m/s,另外恭喜基于宇树G1硬件平台开发的独立参赛团队们获1金1银1铜。他们的优势在于使用了产品稳定性和一致性都非常高的机器人本体,例如高翌科技(宇树子公司)的H1机器人凭借电机爆发力和散热优化,解决了过热问题,电机力矩-速度曲线和散热系统满足长距离奔跑需求,结构强度可抗快速奔跑时的足底冲击,确保在连续比赛中的持续稳定性,展现了爆发力与耐力的平衡,从而最终夺冠。
在4X100接力赛中,宇树科技队还展现了精准交接棒技术,其主要通过高精度传感器与智能控制系统,团队针对接力赛特点优化机器人起跑反应与速度匹配,结合长期训练形成的默契,在比赛中发挥整体优势,以完美配合赢得冠军。
最值得一提的是,宇树还拿下100米障碍赛冠军,展现了强大的算法能力,因为100米障碍赛中,路面有砾石路、崎岖路,还有绕桩、连续斜坡等,非常考验机器人的平衡运动控制算法能力,也就是机器人“小脑”的地形泛化能力,机器人需要适应各种环境。在比赛中,高羿科技队针对此次比赛,着重优化了机器人的平衡能力和地形泛化能力,使得机器人面对各种复杂地形,都能实现“稳”“准”“快”通过,从而取得卓越的成绩。

而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研发的具身天工Ultra与天轶2.0,以2金6银2铜的里程碑战绩,宣告中国在具身智能竞技领域实现关键突破。
其中,“具身天工Ultra”是全场唯一采用全自主导航系统的机器人,这是具身天工Ultra继机器人马拉松大赛采用UWB半自主导航后的又一重磅升级,实现了复杂动态环境下实时环境理解与自主运动规划。赛场上,具身天工Ultra以高于3米/秒的速度通过大曲率弯道,克服高速转弯产生的巨大侧倾,稳定保持在规定赛道内,未因串道、冲出跑道、干扰其它选手而受犯规处罚,展现了自主导航与动态控制相融合的强大能力,为未来机器人实现多地形多场景自主移动作业奠定基础。
事实上,具身天工的“自主模式”早已超越赛道上的白色分道线。北京人形在“慧思开物”平台下最新发布的“人形机器人全身控制自主导航系统”,已可让机器人具备点对点导航、动态障碍感知和实时自主避障能力,面对路面障碍也可自主规划避障路线,未来在工厂、特种作业、家庭等应用场景均可完成环境感知和自主路径规划。

(2)自由体操
自由体操赛项中,松延动力小顽童以41.6分(超亚军近3倍)的压倒性优势夺冠,核心在于仿生肌腱驱动和动态平衡算法,实现空翻等高难度动作,落地偏移<2度,得益于其灵活多变的动作设计与出色的运动控制。研发团队为小顽童编排了一套极具创意与难度的自由体操动作,融合了翻滚、旋转、跳跃等多种元素,展现出丰富的表现力。小顽童具备高精度的关节控制系统,能精准控制每个动作的幅度、速度与力度,动作流畅自然。同时,先进的平衡算法使其在完成复杂动作时保持稳定,以精彩绝伦的表演赢得自由体操冠军。
小顽童还能在定跳远夺冠,则得益于其强大的腿部爆发力与精准的起跳控制。小顽童的腿部关节采用高性能驱动装置与弹性材料,能在起跳瞬间储存并释放大量能量,产生强大推力,实现远距离跳跃。其配备先进的传感器系统,可实时监测身体姿态与起跳角度,通过智能算法精确计算起跳时机与力度,确保每次起跳都能达到最佳效果。此外,优化的身体结构设计有助于提高能量传递效率,使小顽童在立定跳远项目中表现卓越,夺得冠军。

(3)原地跳高冠军:星动纪元队
星动纪元L7以95.641cm创原地跳高世界纪录实属惊人,“星动L7”的核心优势在于其先进的电机与控制系统。该机器人采用自研国内性能第一的高性能驱动电机,依赖峰值扭矩400N·m、峰值转速 25rad/s的关节, 能在瞬间释放巨大能量,产生强大的向上推力,实现高度跳跃。其腿部结构经过精心设计,采用轻质高强度材料,减轻自身重量同时保证结构强度,提高了能量利用效率。同时,基于高精准的控制算法和端到端强化学习,星动L7仅3天虚拟训练即掌握跳跃技巧,实现了爆发力与速度的完美结合,精准的运动控制算法确保起跳角度与时机最佳。此外,其独特的“超级玛丽跳”动作设计,不仅展示了机器人55个关节协同优化质心轨迹,在动作设计上的创新性,也体现了其全身实时协同控制能力的卓越性,“算法+硬件”深度协同使星动L7在原地跳高项目中一跃夺冠。

▍竞技球赛看点与技术有哪些?
在足球项目中,清华大学火神队和中国农业大学山海队都使用了加速进化Booster T1作为参赛平台。这个平台提供了稳定的硬件性能和成熟的AI底层技术支撑,包括开源的视觉、导航、运控和决策算法,能满足赛事中自主感知、动态决策、多机协同等核心需求。特别是清华大学火神队采用了独特的"大力射门"战术,这是他们经过反复调试和端到端算法优化后形成的人形机器人新技能,创造了更有看点的机器人射门。同时,Booster T1机器人还能够在无人工干预的情况下进行自主决策和协同对抗,这标志着群体智能技术的重大突破。通过高效的通信协议和协同控制算法,该队机器人能够实现精准的传球、射门和防守,从而在比赛中脱颖而出。
(1)足球5V5冠军:清华大学火神队
清华大学火神队夺冠,得益于其出色的团队协作与智能的战术决策。团队成员在机器人足球领域深入研究,开发出一套高效的通信与协作系统,使多个机器人之间能实时共享信息,实现紧密配合。火神队的机器人具备先进的视觉识别与运动控制能力,能准确判断球的位置与对手动向,迅速制定战术。在比赛中,通过灵活的阵型变换与精准的传球射门,掌控比赛节奏,以强大的团队实力与智能战术赢得足球5V5冠军。

(2)足球
中国农业大学山海队夺冠,主要依靠其灵活的战术运用,山海队针对3V3比赛特点,制定了多样化战术,根据场上形势灵活调整进攻与防守策略。其机器人具备高速奔跑、灵活变向与精准射门能力,在进攻时能突破对手防线,创造得分机会;防守时能紧密盯防,有效拦截对方进攻。同时,团队注重机器人之间的默契培养,通过长期训练实现无缝配合,以灵活战术与个人能力结合,夺得足球3V3冠军。
▍表演赛看点与冠军能力解析
(1)群体舞蹈冠军:北京舞蹈学院&湖北光谷东智
群体舞蹈冠军北京舞蹈学院与湖北光谷东智联合队通过人机共舞的形式再现了经典舞蹈《秦俑魂》,融合古典舞与武术,9台机器人协同完成高难度编队动作,展现了高精度动作同步与艺术表现力,这得益于其先进的动作规划和控制算法,能够确保机器人与人类舞者的动作高度同步,同时保持舞蹈的艺术性和观赏性。光谷东智优化了电机功率和群控算法,实现多机动态协同,并通过仿真训练提升动作流畅度,这一夺冠展示了人形机器人在艺术表达与传统文化传承中的潜力。

(2)武术冠军:
PNDBOTICS的Adam夺冠,源于其高度仿真的武术动作设计与精准控制。研发团队深入研究武术动作精髓,将刚柔并济、快慢相间的特点融入机器人动作编程。Adam具备高精度的关节驱动系统,能快速、准确地完成各种武术招式,动作力度与幅度恰到好处。此外,7轴手臂和3自由度的腰部,能更精准的完成赛项规定动作,全身搭载自研PSA高性能执行器和自研通信网络PND-Network,确保每个关节的响应低延时,以达到更仿生丝滑更稳定的运动表现能力,其先进的平衡算法则使机器人在复杂动作中保持稳定,展现出扎实的武术功底,以精彩表现征服评委,夺得冠军。

▍场景赛看点与冠军实力解析
在场景赛事中,机器人需要展现精细操作能力,通过先进的视觉识别和抓取算法,精准地识别和抓取,并完成拆装和分装等任务。
(1)工厂物料搬运冠军:领智战队(领珑)
领智战队的领珑在工厂物料搬运赛中夺冠,主要依靠其高效的搬运能力与可靠的稳定性。领珑配备大功率驱动系统与高承载能力的机械结构,能快速、稳定地搬运重物。其先进的导航系统可精准定位物料存放位置与搬运目的地,规划最优路径,减少搬运时间。同时,智能避障功能确保在复杂工厂环境中安全运行,避免碰撞。此外,领珑具备长时间连续工作的能力,适应工厂高强度作业需求,综合优势助其夺冠。

(2)酒店清洁服务冠军:旺达未来战士队(优理奇机器人)
旺达未来战士队的优理奇机器人夺冠,源于其全面的清洁功能与智能的服务能力。该机器人集吸尘、扫地、拖地等多种清洁功能于一体,配备高效清洁工具,能针对酒店不同区域与地面材质进行深度清洁。其先进的传感器系统可实时感知环境卫生状况,自动调整清洁模式与力度。同时,具备智能导航与路径规划功能,能自主完成大面积清洁任务,提高清洁效率。此外,友好的交互界面与低噪音设计,为酒店客人提供舒适体验,赢得冠军。

(3)医疗拆药分装冠军:江淮中心灵巧先锋队(启江)
江淮中心灵巧先锋队的启江机器人1389分的成绩夺冠,关键在于其全自主的操作方式和高精度的操作能力。在医疗拆药分装过程中,启江机器人配备高精度的机械手臂与灵巧的末端执行器,基于源于多模态视觉系统和仿人双臂(8自由度/臂),能精准拆解胶囊并分装,确保操作准确无误。其采用先进的视觉识别技术,可更快速识别药品类型、规格等信息,避免错误分装,以专业表现夺得医疗拆药分装冠军。

(4)场景赛物料整理冠军:天卓(天轶
天卓的天轶2.0在场景赛物料整理中夺冠,得益于其强大的环境感知与智能决策能力。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的天轶2.0凭借7自由度机械臂和“慧思开物”具身智能平台,自主完成物料架取放及精细插装任务。其“大脑+小脑”协同架构,实现了动态环境下的任务规划与高精度执行,匹配工业节拍要求,同时该机器人配备多种高精度传感器,能快速、准确地识别物料种类、位置与状态,基于先进的算法,可实时规划最优整理路径与策略,高效完成物料抓取、搬运与摆放任务。此外,其机械臂灵活度高、抓取力精准,能适应不同形状与重量的物料。出色的综合性能使其在复杂场景中脱颖而出,斩获冠军,赛中展现其技术重心已经能从下肢能力转向眼、脑、手协同的实际作业。

▍结语与未来
从实验室的精密算法到赛场上的奋力奔跑,人形机器人正以惊人的速度迈向通用化与实用化,高动态运动能力与场景化能力正成为考量人形机器人的两大重要指标。
虽然人形机器人在运动会上的部分表现,还距离人类有着非常大的差异,在动态平衡、环境感知和运动控制等方面仍有明显短板,但毫无疑问,时代正在我们的手中奔涌向前,或许下一届,下下一届运动会,人形机器人全面超越人类不会太远。